您好,欢迎进入吉林省正航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省正航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成就名企,铸就品牌,诚信服务,立足大众

13844805446
19997184994
吉林省正航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动态
造口袋专家告诉你肠造口患者常见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3-05-22 09:38:50浏览次数:

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肠道疾病,他们不得不通过手术将肠管的一端固定在腹壁上,形成一个开口来代替原来的排泄通道。医护人员把这个开口叫做“造口”,远远看去就像一朵粉红色的“玫瑰”。这个小造口不仅对患者的身体进行了重塑,对患者的心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旦小造口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就会引发各种并发症。造口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并发症。结肠造口患者。


1-200R4152623-50


小造口造成大问题


造口这个词来自希腊词(stoma),意思是“出口”或“洞”。肠造口术是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最初的肠造口术是由战伤或疾病引起的,称为自然肠造口术。现代造口术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有目的、有计划,是挽救生命、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术的常见类型包括空肠造口术、回肠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造口术后,正常生理和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也可能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结肠造口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威胁生命,而结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给护理人员带来挑战。


典型


李阿姨,65岁,是典型的肠造口患者。来院就诊前,连续3天无明显诱因的腹痛,痛如刀割,疼痛不断加重,入院治疗。CT检查发现消化道穿孔、下腹部及盆腔炎性改变。在与李阿姨的交流中,医生得知她有1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和2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长期靠自我用药控制。


术后血糖不稳定,导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李阿姨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受了很多苦。住院期间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换药,16天后造口处皮肤黏膜分离完全愈合。李阿姨和她的家人非常感谢和高度肯定医生和护士。


【常见的肠造口并发症】


一、肠造口水肿


肠造口水肿是肠黏膜的肿胀,是造口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早期或者晚期均可发生,表现为造口肿胀、发亮、肠造口黏膜上的褶皱部分或完全消失。严重的水肿造口会出现排泄困难,甚至是造口回纳困难、嵌顿、坏死。


二、肠造口出血


肠造口出血是指从肠造口黏膜或肠腔中流出血性液体,在更换造口袋时肠黏膜上流血或者造口袋收集到血性液体而被发现。


三、肠造口坏死


肠造口坏死是指血液循环受损导致的造口黏膜组织坏死。表现为肠造口颜色的改变,肠造口黏膜局部或者全部变干、发暗,呈紫色、黑色,甚至出现腐肉。


四、皮肤黏膜分离


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边缘与周围皮肤的分离,表现为从表浅至深部组织的全皮层裂开,是肠造口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皮肤黏膜分离导致皮肤与肠造口黏膜之间形成开放的腔隙,会导致排泄物渗漏、造口袋粘贴不牢等一系列的问题。


五、肠造口回缩


肠造口回缩是指肠造口的肠袢内陷,低于皮肤表面。肠造口术后早期晚期均可发生。肠造口回缩后,排泄物容易从造口旁渗漏至底盘下,引起其他皮肤问题。


六、肠造口狭窄


肠造口狭窄是指造口肠腔缩窄,典型发生于筋膜或者皮肤水平。表现为难以看见肠黏膜或肠造口皮肤开口正常,但指诊时肠管周围组织紧缩,手指难以进入,所以称“箍指”。一般以肠造口周径小于等于患者小指前端,并且出现排便困难者,可诊断为肠造口狭窄。


七、肠造口脱垂


肠造口脱垂是指肠袢由造口内向外翻出,长度可达20cm。可发生于各种类型的造口,多发生于结肠造口。肠造口脱垂常伴有肠造口水肿、出血、溃疡,严重时可发生肠扭转甚至缺血坏死。


八、肉芽肿


肉芽肿是指出现在造口皮肤黏膜交界处的过多的组织。外观呈现皮肤黏膜连接处出现一粒或多粒息肉状或者菜花状的颗粒,红色,质脆。


除了肠造口本身会出现并发症外,造口周围皮肤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良好的造口周围皮肤状态,为肠造口护理提供了保障,下面介绍一下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并发症。


1.刺激性皮炎


肠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化学性皮炎、粪水性皮炎)是由于肠造口周围皮肤受到浸润性损伤及化学刺激引起,是肠造口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口周围皮肤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损伤,伴有发红、渗出症状,患者感觉到剧烈疼痛。


2.造口周围皮肤过敏性皮炎


造口周围皮肤过敏性皮炎是指是由于造口周围皮肤接触到的化学成分产生了过敏反应而导致的皮肤炎症。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造口底盘、造口袋背衬、造口粉、夹子、腰带等。通常在与造口产品相接触的位置出现红斑,皮损的范围和形状与过敏原的形状一致。


3.机械性损伤


造口周围皮肤机械性损伤是指造口周围皮肤由于压力、剪切力或者不恰当的护理而引起的机械性破坏。多由于揭除造口底盘时将造口周围皮肤撕脱产生。


由于肠造口手术改变了正常的排便途径,术后不能随意控制粪便排出,肠造口患者的身心受到影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4.毛囊炎


造口周围皮肤毛囊炎是指造口周围皮肤的毛囊及其周边组织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葡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患者会感觉到疼痛,皮肤会出现红色丘疹样改变。病情严重还会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


5.皮肤增生


造口周围皮肤长时间受到尿、便等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增厚,会出现不规则的疣状突起,会凸出皮肤几毫米以上,有色素沉着,呈深棕色、灰黑色、灰白色、致痛明显。好发于回肠造口和泌尿造口。


6.肠造口旁瘘


肠造口旁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肠造口侧壁出现瘘口。粪水会从瘘口流至肠造口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组织感染,或者粪水渗入深部组织甚至流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


7.造口旁疝


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由于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肠造口侧方脱出,是肠造口晚期的并发症。我们会看到肠造口周围腹壁出现了明显膨出,患者站立或者腹压增高时更加明显,患者平卧时会减轻。除了外观改变患者还会感受到疼痛及腹部牵拉感。


8.肠造口周围静脉曲张


肠造口周围静脉曲张也叫脐周围静脉曲张,是比较罕见的肠造口并发症。主要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


以上就是本文的详细内容


 

13844805446